-
南理工科技学院”八个字一出,邵阳学院就把底牌亮在桌面:没硕士点,却先抢新名字,省厅一句“条件不够”直接按住。
校方算盘响:先用“理工科技”镀金,再慢慢补硬件,免得被同城兄弟甩开。
1958年建校,合校几次,本科盘子够大,缺的是硕士授权,这是更名的硬杠。
省里文件写得明白,硕士点是“大学”门票,差一项都不行。
校方现在把“十四五”挂在嘴边,意思是五年里砸钱买设备、挖老师、报项目,先把硕士点凑齐,再冲“大学”。
可学生交学费是按现在的招牌,毕业证上写的还是“学院”。
省厅公示期一过,名字先改一半,既安抚校内,又对外放风:我们动真格。
真正的问题是钱和时间:硕士点评审三年一周期,错过一轮就要再等三年,校领导等得起,考生等不起。
邵阳学院想翻身,得让实验室夜里亮灯,让教授名单变长,让科研经费到账,否则“理工科技”只是新门牌,老底子没变。
省厅的尺子摆在那里,谁也绕不过去。
邵阳学院这回把“大学”两个字挂在门口,你觉得它真能五年后把字刻进校名吗?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