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缘份懂相守
2021年,将女孩衣服脱光,用烟头和打火机烫烧其手臂及身体多处隐私部位,同时打开微信视频,让朋友“共享”画面……很难想象,这种残忍的情节,竟发生湖南邵阳绥宁的一所中学寝室内!
湖南邵阳绥宁县一所中学宿舍楼里,发生过一起令人脊背发凉的校园暴力事件。
2021年9月29日夜晚,刚入学月余的初一学生小马遭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。
当天晚自习结束后,初二学生小杨以“有事商量”为由将小马带进405寝室。
房间内早有五六个女生等候,随着门锁咔嗒落下,这群人突然开始对小马轮番掌掴。
据事后统计,小马在长达一个多小时内被抽打六十多个耳光,面部肿胀如发酵的面团。
施暴者并未就此收手,她们逼迫小马脱光衣物,用燃烧的烟头在其手臂、大腿等隐私部位烫出串串水泡,期间还举着手机拍摄视频通过微信实时传送给校外人员。
每当宿管老师巡查的脚步声临近,施暴者便拽着小马躲进阳台,待危险解除后继续施虐。
次日清晨,有同学注意到小马手背的燎泡向老师报告,校方误以为是自残行为通知家长。
当晚姐姐帮小马洗澡时,发现其全身遍布烫伤痕迹,父亲再三追问才揭开这场暴行。
家长赶往学校时,恰巧撞见几名女生围观施暴视频,画面里小马蜷缩在地的惨状引得她们哄笑连连。
校方收缴涉事手机后确认,参与施暴的七名学生中有三人未满十四周岁。
公安机关依据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做出不予处罚决定,仅对涉事学校领导作出免职处理。
这场暴力事件犹如投入水面的巨石,在2021年10月经媒体报道后掀起轩然大波。
网民们愤怒质问:“未成年身份何时成了作恶的护身符?”
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曾在公开讲座中谈及类似案件,提到“法律不应向不法低头”的观点引发广泛共鸣。
事件曝光后,绥宁县教育局紧急开展全县校园安全排查,增设心理咨询室与隐蔽报警装置。
小马父亲带着女儿转学至新宁县,但创伤已深深刻进少女生命——她开始惧怕人群,时常在睡梦中惊叫哭醒。
2023年4月,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典型案例时提及此案,推动《湖南省校园欺凌防治条例》修订草案新增“恶意年龄补足”条款。
据潇湘晨报2024年3月追踪报道,当年施暴者中有两人初中毕业后进入职校,因打架斗殴被记大过;主犯小杨现跟随家人在广东打工,其短视频账号最新动态停留在元宵节晒出的美甲照片,评论区仍可见网民质问:“还记得被你烫伤的女孩吗?”
而小马经过三年心理干预,今年春季考入当地艺术中专学习绘画,其父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声音哽咽:“孩子现在能对着镜子画自画像了,虽然还不敢穿短袖......”
正如老话所说,雪地里埋不住死人,作恶者终将付出代价。
这起案件如同照妖镜,既映照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漏洞,也折射出社会对校园暴力的零容忍态度。
从湖南到全国,越来越多学校开始采用“法治副校长”驻校制度,就像给每座校园装上了看不见的警报器。
而那些曾经蜷缩在黑暗角落的受害者,终将在阳光下慢慢挺直脊梁。
信息来源:
上观新闻《她被学姐们扇近60下耳光,全身多处烫伤!曾获过不少奖的孩子,为何会成为霸凌者?》
潇湘晨报《湖南高院发布校园暴力典型案例》
湖南省教育厅官网《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报》
